您现在的位置是:无量放生协会 > 法师开示 > 超越罪恶:从佛教的角度解读心灵解脱之道

超越罪恶:从佛教的角度解读心灵解脱之道

时间:2024-04-16 10:35  来源:未知  阅读次数:527

任何信佛的人都会感到自己有某种痛苦,有某种问题,迫切需要解决。因此,他们信仰佛教,努力修行,以实现解除这种痛苦的伟大目标。虽然佛陀没有用 "罪 "来表达这种痛苦,但她有自己的专门术语,那就是 "无明、业力、轮回"。佛教认为,人类之所以有无穷的痛苦,就是因为被这些东西所纠缠,如果能从无明、业力和轮回中解脱出来,就不会再有这些痛苦了。不用说,无明和业力的含义与基督教的 "原罪 "概念完全不同,我无意把它们扯在一起,混为一谈。我无意将它们混为一谈,只是想解释一下佛教中痛苦的根源。

佛教认为,世间万物皆因 "业 "而生。例如,橘子是 "因",而土壤、阳光和水则是帮助种子生长的 "业"。土壤、阳光和水是帮助种子生长的 "业"。后来,它开花结果。站在这种 "因果论 "的立场上,佛教感叹道:"宇宙本无神,神因何而生?"(关于因果论的详细内容及其弊端,在此不再赘述,请参阅本书第七章 "基督教与佛教的世界观 "中的佛教部分)。由于佛教不谈神、不信神,其教义完全以 "人 "为出发点、中心和第一位。请注意这一点,因为它将有助于我们今后理解整个佛教思想。

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深感人生苦难,29 岁时弃家出走,修行佛法,关注人生问题,独自在森林中打坐。人为什么会痛苦?怎样才能摆脱痛苦?解脱痛苦后的境界是什么?万物从何而来 ......?这一堆问题,释迦牟尼用了六年之久,在参考了印度原始婆罗门教的思想后,释迦牟尼终于就上述诸多问题提出了一套理论,并有了自己的解释。佛教后来称之为 "顿悟"、"成佛"。但这只是他的一种宗教思想觉醒,为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,并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学说。毋庸讳言,信奉他的学说的人的信心,大可不必大惊小怪。

释迦牟尼认为人生是苦的,而苦的根源是无明。佛教用 "十二因缘 "来解释人生的全过程和苦的根源。因为无明,人类被行所束缚,行又被识所束缚,识又被名言所束缚,名言又被六根所束缚,六根又被触所束缚,触又被感觉所束缚,感觉又被爱所束缚,爱又被取所束缚,取又被有所束缚,有又被生所束缚,生又被老死所束缚。由于无明的存在,人们最终会死亡。人为什么会死和老呢?因为无明。上述术语有各种解释,但都只是对人类在精神和肉体上各种发展的描述。佛教的 "四圣谛"、"苦圣谛 "和 "集圣谛 "解释了人生为什么会有痛苦。

佛教认为,无知是人生痛苦的根源。经中说:"尔时世尊告诸比丘,我已成为说因缘法者。什么是因缘法?就是'此有故彼有'的因缘法。(杂阿含经》卷 12)究竟什么是无明?已故的日本西崎胜博士说:"如果将心灵的所有功能进行划分,其归宿就是无明,生命的所有波动和变化都归因于此,从无明到行为,再从行为到贪欲,贪欲导致执着,执着导致生存的所有苦难。(根本佛教》,第 237 页)无明的本质是什么?佛教没有给出死亡问题的具体答案,也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。日本佛教学者冈邦敏教授说得很直白: 虽然无明的事实已被澄清,但 "无 "的形而上学本质尚未被理解。

佛教讲万事万物都有因果报应,这件事导致那件事,那件事导致这件事,诸如此类。但无明是由什么 "因 "和什么 "缘 "产生的呢?佛教始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。只有《大乘起信论》一书中有一句含糊不清的话: "不悟一法界,心不相应,念念忽生,是名无明。这样说来,人之所以有无明,就是因为 "忽然 "而起,但 "忽然 "这个词毕竟太笼统,可以是 "忽然",也可以是 "不忽然"。忽然来了客人,忽然发生了地震,但绝不是一天一夜忽然来了客人,忽然下了雨,这种场合就不能再叫忽然了。"忽然 "应该是突然的、意料之外的事情。佛教说,每个人都有无明,没有人能够摆脱无明,但如果说无明是突然地、千篇一律地发生在世界的每一个人身上,那就说不通了。

其实,释迦牟尼并不是第一个提出 "无明 "原理的人,但他是参照印度教的思想提出来的。印度教认为,至高无上的神梵天有 "明 "和 "无明",它们无始无终,永恒存在。明指的是觉悟的一面,无明指的是迷失的一面;当迷失一面的无明活跃时,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现象界。在佛教中,"无明 "后来被作为 "狂喜 "的根源,并被用于人类。释迦牟尼思考了六年,最终将 "无明说 "作为人生痛苦的起点,并由此发挥出他的十二因缘,这样,佛教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人生为什么会有痛苦的问题。然而,它的脆弱之处在于经不起推敲,无法说明 "无明 "的根源。既然连佛教自己都无法解释,我们也只好让无明继续 "无明 "下去了。

为什么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受苦?无知是根本原因。其次,佛教还说,痛苦是由于前世的 "业力 "造成的。业的梵文是 Karma,意为 "行为 "或 "行动"。小乘佛教 "有部 "学派认为,业是宇宙生命的原理,是死后轮回的本质,它不是一种物质,而是一种无意识的气质(性格)。有人认为,业的本质是由于意志的表面交合而成立的。小乘的 "业力说 "专门用业力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。

大乘佛教不以业力作为宇宙生命的原理,因为大乘佛教讲 "空"(Su-ya),它是比业力更高的原理。

大乘佛教不以因果报应作为宇宙人生的原理,因为大乘佛教讲 "空"(Suya),而 "空 "高于 "因果报应论"。大乘佛教只用业力来解释世间为什么会有贫富差距。因果报应分为十善业和十恶业:如果一个人前世造了善业,今生就会富贵荣华、幸福美满;如果他造了恶业,今生就会贫穷困苦。十善业是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贪欲、不瞋恚、不邪见,十恶业就是把十个善头中的 "不 "拿走,变成了杀生、偷盗、...... 邪见。

超越罪恶:从佛教的角度解读心灵解脱之道

在我国,几乎所有佛教徒都用 "因果报应 "来衡量生命和生活的整个过程。如果看到别人(或自己)贫穷、生病或痛苦,就说是前世恶业所致,生来命苦。相反,如果一个人衣食无忧,一切顺利,就会被说成是前世善业的结果。结果,后人看不起前人,前人的 "苦命 "在人前抬不起头来,有的甚至走上自暴自弃、自甘堕落的道路,因为命里天生苦,努力又有何用?然而,一个人之所以有今天的富贵境界,其背景却是如此简单,完全可以归结为因果报应。我想,明眼人只要稍加留意,就能找到真正原因的答案,所以无需我再解释。其实,因果报应的思想原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,佛教只是沿用而已。

除了无明和业力之外,佛教认为宇宙间存在着轮回,分为六道,所有的神、鬼、人、畜生等,都在这轮回中,在六道中变化,永无休止,痛苦不堪。其实,这种轮回思想也是佛教采纳了婆罗门教的信仰,只不过从原来的天道、祖道和三道扩充为六道。佛教认为,人们要想摆脱六道轮回之苦,就必须先去除无明,而要去除无明,就必须信仰佛教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